制作光源
如果放在室内,只需要在灯笼里点一根普通蜡烛;如果想提着出去,******用灯泡和电池做一个简单电路。也许看起来有一点点粗糙,但在元宵佳节里点上一盏自己的花灯,恩~别具风味!
裱糊
先将稀释的糨糊,均匀的平刷在骨架表面,再裱糊棉纱布,即将剪好的纱布轻附在灯架上,再用刷子沾糨糊刷平,后再粘贴二层做灯笼用的单光纸(如没有单光纸,细棉纸亦可。)注意,刷平糨糊的刷子必须干净,裱糊的纸也必须糊得没有接缝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。
晾干
将灯笼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。
彩绘
1、彩绘或剪贴:以个人所需图案彩绘或剪贴,如人物、八仙、花鸟、仕女等。
2、书写文字:彩绘后,彩灯,依情况来决定是否书写文字。等文字、图案完全干后,灯笼就大功告成。
在中国古代,农历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、四时、八节、二十四气。正月十五日为一年之中个月圆的节日。这个特定的日子,人们在“明月何皎皎”的氛围中,较易触发祈愿万事圆满的思绪,抒发新春佳节的余兴。在古代,将全年个月圆的日子即正月十五称作上元,将七月十五日称作中元,将十月十五日称作下元。在上元日这天,老百姓要“作膏粥以祀门户”,迎紫姑。紫姑是传说中的蚕神,彩灯厂家,祭祀她便可“蚕桑百倍”。据各地方志记载,上元日白天,彩灯节,人们尽情欢乐,庆贺全年个月圆日的到来。城镇百姓自编自演歌舞、竞技嬉乐、踏歌娱情。入夜之后,人们便在屋前房后,田头林园,插烛举火,光映夜空。俗称“照田蚕”、“逐地鼠”,希冀全年庄稼少灾害,桑蚕获丰收。相传为俗,成为上元日的特定活动。
元宵一到,灯笼走俏。若有闲暇,自己动手做灯笼也是不错的主意。做不了街面上卖的那些'大块头',找不到什么钢丝、钢板这样的材料,那就利用竹条、宣纸、笔墨做一个简简单单的纸灯笼吧。手制纸灯笼的材料和工序都十分简单,既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式样图案,又能使节日平添许多乐趣。
制作骨架。纸灯笼比较简单的形状是立方体或圆柱体,选用可以弯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,衔接的地方用细线绑紧。如果不好找,彩灯亮化,细长条状的硬纸板和烧烤用的竹签也可以,结实程度和柔韧性会有所欠缺,但摆在室内也是很不错的装潢。